当前位置:首页 >> 工作动态 >> 部门动态
古韵新风吹遍文化厚土 三各庄村唱响婚丧新风尚
发布时间:2025-07-15     信息发布人:管理员

在全力推进“经济强县、品质之城、文化雄州”建设的实践中,雄县公共服务局组建移风易俗乡村行专题调研组,深入全县12个乡镇、20余个村庄开展实地走访。调研组深度挖掘移风易俗创新实践,梳理特色经验,为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提供可复制的鲜活范例,持续深化改革,以文明乡风赋能“品质之城”建设。

71日,调研组走进雄县七间房乡三各庄村。这座村庄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史料记载,明朝初年,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表兄弟二人,在人口大迁移中定居于此。因当地留存着南北排列的三个小庄遗址,遂将此地命名为三各庄。

一提起三各庄村,当属那跨越6000年时光的仰韶文化遗址。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,占地3万平方米。曾经出土的彩陶片、泥质红陶、磨光黑陶残片,以及石器、骨器等文物,无声诉说着远古文明的辉煌。遗址文化层融合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丰富内涵,尤以仰韶文化后岗类型为主,20133月,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步入三各庄村,虽村落不大,却处处彰显整洁风貌,淳朴民风扑面而来。在党群服务中心,调研组见到村党支部书记周立伟正与村“两委”成员、红白理事会成员,围绕移风易俗工作热烈讨论。说明来意后,大家纷纷分享多年来在婚丧嫁娶方面的实践经验,其核心做法可归纳为“四落实四到位”。

一、主体责任落实到位

十余年间,三各庄村构建起支部书记负总责、红白理事会会长担全责,民兵、青年、妇联等群众组织协同配合的移风易俗责任体系。无论村班子如何换届、人员怎样调整,这一责任机制始终稳固运行,确保工作扎实推进。

二、宣传教育落实到位

村里充分利用广播、标语、宣传栏等载体,常态化宣传各地移风易俗典型案例与感人故事。聚焦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,积极倡导“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厚养薄葬”的文明理念,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,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新风尚。 

三、工作制度落实到位

移风易俗领导小组架构、工作制度细则、协会章程全部规范上墙,并得到严格执行。在实际工作中,党员干部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将移风易俗深度融入基层治理。通过阵地建设、文化熏陶、制度创新和产业带动等多元举措,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。

四、亲民服务落实到位

村内无论谁家操办红白事,村“两委”成员都会第一时间到场协助。尤其是办理白事,从开具相关证明,到预约火化、安排逝者安葬,全程提供“一条龙”贴心服务。村里还形成不成文的一条规矩:每逢白事,全村人自发前往送葬,却从不留饭,尽显邻里互助、和谐友爱的淳朴民风。

为进一步验证这些做法,调研组正巧遇到一户村民办理白事。据悉,这户人家育有73女,子女们生活富足,本有条件将丧事办得隆重体面,却依然严格遵循村规,一切从简。

现场负责的老支书石老五介绍说:“我们村推行移风易俗改革已有十五年。办事时,主家把费用交给村里统一管理,村会计负责账目,村干部负责物资采购。宴席上,早餐是咸菜鸡蛋汤,午晚餐每人一碗大锅熬菜;用烟不超过10元,用酒不超过30元……”

此外,为减少村民经济负担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,村里购置电子炮替代烟花爆竹;还组建了音乐会等文艺团体,免费为婚丧活动增添氛围。未来,三各庄村还计划筹建公共礼堂,持续完善移风易俗配套设施。

推进移风易俗、弘扬文明新风,是打造“品质之城”的重要基石。如今,文明新风吹遍三各庄村,移风易俗的理念如春雨润物,悄然浸润着村民心田。相信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村庄,必将在文明发展道路上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:5561242
本站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12-5561242 邮箱:w5561323@126.com
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
冀ICP备11023215号-1 冀公网安备 1306380200004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30638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