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雄县
雄县概况
自然地理
行政区划
历史沿革
城市建设
经济指标
社会事业
 
当前位置:首页 - 走进雄县
社会事业
发布时间:2025-05-16     信息发布人:管理员

教育办学条件持续改善。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82所,在校生92640人。公办中小学、幼儿园及其他单位现有教职员工5654人,在编3477人(含雄东在编73),人事代理1639人(含同工同酬263),雄东非在编538

医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。截至202412月底,全县公立二级医疗机构2个,卫生机构2,乡镇卫生院12个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,民营医院12,门诊部6个;村卫生室、诊所、卫生站、卫生所、医务室共计 604(其中,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265)。卫生技术人员2733人,床位1437张。

就业创业工作全面提升。全县适龄劳动力30.2万人,就业人口22.6万人(不含在校学生、现役军人、病、残人员等)。深入开展“10+N”专项服务行动,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、回迁群众、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,雄东片区就业创业示范街区、雄业创工坊、雄业创新坊等就业创业服务效能持续释放基本形成城市15分钟、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。新区设立以来,通过创业实现就业5.7万余人,其中:创办各类企业2.6万余户,个体工商户3万余户。

社会保障日益完善。截止到202412月底,机关事业职工养老保险共参保1.2万余人,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.2万余人,工伤保险参保5.1万余人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万余人,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.3万余人。生育保险参保2.4万余人,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9.7万余人。

体育事业蓬勃发展。全县现有14个体育运动协会和35个体育运动俱乐部,包括武术、篮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长跑、象棋、游泳等多个项目,定期开展赛事活动,带动全民运动蓬勃发展。

科技事业长足进步。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30家,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,省级众创空间2家,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,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7个,省级乡镇科技特派员3人,省级科普示范基地2家,省级技术创新中心6家,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33家,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34家。

社区建设日新月异。20204月,雄县调整优化社区布局,将原7个社区调整为15个社区(太阳城社区、铃铛阁社区、鑫城社区、金谷社区、文昌社区、温泉湖社区、古城社区、滨河社区、瓦桥社区、尚城社区、将台社区、政和社区、世纪社区、绿景社区、盛唐社区)。

文旅融合亮点纷呈。雄县历史文化久远,古有燕赵慷慨悲歌与宋辽精忠报国精神交融,杨家将镇守三关世代传颂,宋辽边关地道,绵延六十余公里,号称地下长城;近代红色文化滋润,小兵张嘎、开国将军旷伏兆、刘秉彦百年生死之约等广为传颂。雄县古乐、鹰爪翻子拳、书画、黑陶、仿古石雕等民间艺术影响深远,中国古地道文化之乡”“中国仿古石雕文化之乡等名片交相辉映。华北明珠白洋淀、宋辽边关地道、鄚州大庙焕发青春,千年秀林、高铁枢纽、游园公园、美丽乡村等新区新景方兴未艾,雄安福地·大美雄州全面叫响,涌现出了宋辽边关地道、鄚州大庙、雄安高铁站等一批网红打卡地

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:5561242
本站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12-5561242 邮箱:w5561323@126.com
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
冀ICP备11023215号-1 冀公网安备 1306380200004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306380001